今天是:

团学工作

团学工作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团学工作 >> 正文

战疫情,防诈骗

发布日期:2020-02-16    作者:     来源:     点击:

疫情当前

有人舍生忘死拼在一线有人却趁“需”而入,骗取钱财近来借疫情之机诈骗的事屡屡发生让人感到无比愤慨

1.“特效药”诈骗

套路:不法分子假冒政府部门、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部门、药物研究(医疗)机构,以拨打电话、发送短信等方式进行推销,谎称有提高身体免疫力的特效药,诱导用户购买并在钓鱼链接中输入个人敏感信息,并骗取对方钱财。

防骗:目前,还没有什么所谓的特效药可以完全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,大家如果碰到向你发短信或电话推销药品的,一概不要相信,都是骗子。要密切关注官方发布信息,不买、不信任何特效神药,不信非专业机构信息。如果身体出现不适,要第一时间去正规医院寻求帮助。

2.“防疫物品销售”诈骗

套路:不法分子在网络平台以售卖口罩等防护物资为幌子发布虚假信息,转账收取消费者费用后将受害人“拉黑”,或在网络上搜索受害人发布的求购信息,主动联系受害人“销售”防护物资,利用受害人急需采购的心理进行诈骗。

防骗:物资采购一定需要在正规平台或单位购买,一定不要轻信个人所言,就立刻转账,这种主动联系上门的大多是骗子没跑。确实需要通过线上私人交易的,也要尽量对发布信息的个人或机构的身份真伪进行核实,以保障自身财产不受侵害。

3.“爱心捐款”诈骗

套路:不法分子假冒慈善机构或爱心人士,利用公众同情心,通过微信、QQ等社交平台以“献爱心捐款”等名义,向消费者发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“献爱心”的虚假捐款信息,消费者信以为真后,一旦转账,就造成账户资金受损。

防骗:大家如果想捐款捐物献爱心,一定要通过正规的官方渠道捐献爱心,对从网络上发布捐赠消息的个人和机构要注意进行身份核实,多搜索甄别一下,避免上当受骗。

4.“退改签”诈骗

套路:不法分子首先利用非法手段获取受害人信息,如航班信息、高铁车次、火车车次等相关信息,再向受害人手机发送虚假“退改签”短信,声称“航班、高铁、火车等受疫情影响取消,办理退改签可获赔偿”,诱使受害人拨打短信中虚假客服电话或点击不明链接,按其提示操作,提供银行卡号、密码、验证码等敏感信息,将卡内余额转走。

防骗:在收到“退改签”类的信息后,消费者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,通过相关企业或部门公布的官方渠道查询确认,切勿随意点击不明链接、使用不明来源的无线网络,谨防个人重要信息遭到窃取。针对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疫情,国内多家航空公司及旅游公司都发布了应急预案和退改签办法,旅客可通过官方渠道咨询了解。

5.“检查”诈骗

套路:不法分子在火车站、汽车站等人员流动较多的公共场所寻找外来人员,谎称由于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增多,必须经过体检和检查才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,在带你检查的过程中盗取受害人财物;还有一种是以办“健康证”为名,称不办不能出行,以此骗取受害人钱财。

防骗:疫情突发,但各个地方的公共场所管理较为得当。乘坐交通工具进站时,会有工作人员例行检查,测量体温,不存在需办“健康证”才能进站的情况。另外,对于一切靠近你自称工作人员,想要带你去所谓“体检”的人保持高度警惕,看管好身边财务。

6.“亲友患病”诈骗

套路:不法分子会冒充医生、单位同事等给受害人打电话,谎称亲属在外检测出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”,现已被隔离,以索要医药费为名,要求受害人向其提供的账号汇款“住院费”,以此骗取受害人钱财。

防骗:被隔离不代表被没收一切通讯设备,收到这种消息,一定要第一时间向亲属求证,不要盲目打款。

温馨提示1.购买口罩、消毒液、测体温枪等防疫用品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,保证质量的同时,也要小心被骗。

2.对方提出提前付款的要求,或者是汇款、转账、提供验证码等信息时,一定要提高警惕。

3.密切关注官方发布信息,不信非专业机构信息。

4.一旦被骗,要及时拨打110电话,或者到就近公安机关报案处理。

最后

广大老师同学们

我们一起共勉

我们既可以战胜疫情

同样我们也能将反诈进行到底战疫情、防诈骗 我们行!

Baidu
sogou